推薦:張家界導(dǎo)游網(wǎng) 官網(wǎng)認證微博開通 >>>
青年水庫位于清溪鎮(zhèn)與韶山沖之間的群山間,青年水庫原是一條寬闊的山谷,谷內(nèi)為一道深澗,澗兩邊分布著大片水田。1958年10月28日,韶山人民開始在井灣里和馬頸坳之間攔河筑壩建水庫。
井灣里位于韶山沖北的沖口,亦是韶河跳出韶山群山羈絆的隘口,口子不過百米,便賴此攔河筑壩,而成韶山境內(nèi)蓄水量最大的水庫——青年水庫。韶河因此在庫區(qū)里已隱入水下,只是在枯水季節(jié),其上游河床及河上的石拱橋才顯露出來。
井灣里背倚大山,側(cè)向人工湖,正對馬頸坳,謠曰“水過馬頸坳,就有狀元到”,如今庫水由抽水裝置抽上了坳,供應(yīng)韶山市區(qū)居民飲用。井灣里是毛澤東1906年(12歲)時讀過半年多書的地方,那時,他的先生是毛宇居,師徒曾發(fā)生過沖突,為此毛澤東曾作《井贊》詩贈別。
沿青年水庫水濱,有一條寬一二尺的蜿蜒小道,走在小道上,湖光山色裹住周身。山間以松樹為主,松下是密密的灌木,灌木中杜鵑特別多,縱然在冬季,只要天稍暖和,也三三兩兩有紅花點綴,仲春則漫山遍野,如火荼。花叢中有畫眉鳥啁啾,令人心醉。
青年水庫原是一條寬闊的山谷,谷內(nèi)為一道深澗,澗兩邊分布著大片水田。1958年10月28日,韶山人民開始在井灣里和馬頸坳之間攔河筑壩 ,投入18.07萬個工日,國家投資7萬元,完成土石方18.45萬立方米,終于于閃年2月建成這座控制集雨面積17.8平方公里,壩高20.5米,有效庫容430萬立方米的代湖,因為興建者主力為韶山熱血青年,故取名青年水庫。水庫雖淹沒了農(nóng)田780畝,移民70戶,250人,搬遷房屋240間,但給韶山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經(jīng)濟效益,除灌溉韶山,如意、楊林、永義4鄉(xiāng)胡清溪鎮(zhèn)共1.53萬畝農(nóng)田外,每年還向城鄉(xiāng)提供100多萬立方米工業(yè),生活用水;另一個效益則是,在韶山?jīng)_又出現(xiàn)了一處風(fēng)景點。
青年水庫位于清溪鎮(zhèn)與韶山?jīng)_之間的群山間,依山之曲折而回環(huán),循地之高下而淺深。經(jīng)毛澤東故居附近,淌過二三里的沃野,便無聲地一頭扎入湖中,楓梓山,黑石寨相對夾峙,以湖為鏡,竟相媲美。岸邊,青松格外一種挺秀,若在春季,杜鵑將湖水染得胭紅,蟬聲由微風(fēng)送到水現(xiàn),又每每有垂釣者,于水濱石上,靜味大自然之佳趣。冬天,她是瘦西施了;在她的上游,露出大片沙灘,青草趁機泛濫,于是引來成群的牛羊,彎彎的老河,弓著背的石拱橋皆如詩一般。湖面上常有幾葉小舟,那是漁人,在碧波間蕩漾……
人工與美麗的大自然,在這里達到了和諧統(tǒng)一。
庫區(qū)還有一個妙處,在其西側(cè),有一道大很大的溪水,溯溪而上,有個山口,寬僅容一人進去,入得里頭,不免令人吃一驚:這兒竟有一處世外桃源,有雞鳴、有狗吠、良田美疇,泉水叮咚,屋舍儼然中有一詞,名唐氏祠,祠碑文言:
我族自邑之淦田分支縣城,由縣城分支梅湖,后至韶山,生沒族聚幾百年于斯矣。
韶山距縣治百余里,峰巒挺秀,山北四里許,有石突然高聳,兩峰之間,狀如關(guān)戶,因名之曰石門沖。沖口寬僅數(shù)尺,履石穿蹊入其中,廓然開朗,石泉貫注,四時有聲,充為旁近佳境之不可得者……
以上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出處不詳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