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:張家界導游網(wǎng) 官網(wǎng)認證微博開通 >>>
朱陵仙洞位于石鼓山東側(cè)。相傳唐天寶年間,董奉先曾在洞內(nèi)煉丹因而得了仙洞之名。又傳此洞北通南岳與水簾洞(亦名朱陵洞)兩洞相連,南岳有道高僧曾借此洞往返衡岳之間,瞬息即到。洞內(nèi)壁上曾留下了杜甫、韓愈、王夫之等歷代名流待作達千首之多,使得朱陵洞以詩名遠播三湘。后因戰(zhàn)亂,尤其是日寇的狂轟濫炸,碑文、鐫刻多被毀壞。僅留下小洞的殘邊及洞口上的“朱陵后洞”和“東崖”等殘字。后雖經(jīng)修整,但難復原貌。然而,作為衡陽八景之一,朱陵洞至今仍令許多游人心馳神往。
“洞里春光無限,星燦爛,都應是云中劍舞光按。”“仙戶啟,石乳側(cè)垂銀蒜。”這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、文學家王夫之《詠朱陵仙洞》的詞句,此番描繪,風光奇異,有瓊宮玉宇般景色。這個“神仙洞府”,就是衡陽八景之一----朱陵洞。 朱陵洞在石鼓山東側(cè)的懸崖下,是道家的所謂“洞天福地”。傳說唐朝天寶年間,有個叫董奉先的道士曾在洞內(nèi)煉丹,因而得了仙洞之名。又傳此處有洞通衡岳,這是是后洞,前洞在南岳山底下,首尾相通。還說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個人從南岳到衡州來賣豆腐,由這個洞出入,來回一百多里的路程,只一個早晨就可以往返。但實際上這個洞不過幾平方米寬、兩米多高,并沒有什么深奧的地下通道。人們贊美朱陵洞,不因虛無縹緲的仙跡,而只因蔚然大觀的詩詞。“朱陵洞內(nèi)詩千首”,它以詩詞名冠三湘。唐宋以來,許多詩人墨客,在此乘興作賦吟詩,常常把詩詞刻在巖洞石壁的內(nèi)外,被衡陽山水所陶醉的杜甫、韓愈、張籍、呂溫、杜荀鶴、范成大、文天祥等文壇名士,都用詩抒發(fā)了他們的情懷。“洞里瑤光應不夜,步虛人入水晶宮。”(王在晉:《朱陵洞》)這是多么綺麗的風光??! 這個洞可能是幾千年以前經(jīng)過湘水沖擊而形成的溶洞,內(nèi)壁上留下歷代詩人們的作品,年久月深也殘缺不全了,尤其是日寇的狂轟爛炸,里面的碑文、鐫刻都被破壞了。解放后,只剩下小洞的殘邊及洞口上“朱陵后洞”和“東崖”幾個鐫刻大字。近幾年,又設法恢復了洞的原形,在我國傳統(tǒng)優(yōu)秀詩歌的熏陶下,朱陵洞將會激發(fā)出新的詩人們寫出更多更好的詩。
以上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出處不詳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