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:張家界導游網 官網認證微博開通 >>>
在曲藝中,漁鼓是最受群眾歡迎的文藝演唱形式,因為表演者只有一人,也不需化妝,道具簡單,表演靈活,隨地可行,大可適應廣眾場合,小可串門走戶。更為難得的是,漁鼓能緊密配合政治中心,及時反映黨的方針政策,特別是每逢傳統(tǒng)節(jié)目,便是否漁鼓開臺好戲。
史載,漁鼓亦叫道情,或漁鼓道情,它是一種在長竹筒的繃上一層蛇皮(或羊皮),用手敲打的樂器,與之一起用來伴奏的還有一對筒板、一支銅鈸和一支竹筷。起源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。其始祖有人說八仙中的張果老,在“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”中,他的漁鼓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流傳下來。有人說,公元690年,我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登上了寶座,她為了報恩道教,下旨全國興土木興建寺廟,特在宮中供養(yǎng)了七十二位美男道士說唱漁鼓,供其享樂。后來傳入民間,成為一般藝人以民間故事為題材說唱的曲藝;在我們張家界地區(qū)還有一種新的傳說,相傳張良逃離開朝廷,隱居青巖山之后,常以漁鼓,走寨入戶,表達心懷天下,留戀家人的思鄉(xiāng)之情,遂成為這漁鼓始祖。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由于該曲藝在當時視為“不登大雅之堂”,故史書典籍很少記載,真實起源無從考證。但是,瑕不掩瑜,漁鼓在歷史上為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,起過重要的作用,是不容低估的。
據老漁鼓藝人們介紹,不管起祖何人,漁鼓拜師學藝,都很有講究。一旦師父答應之后,即寫上約貼,曰:“天地君臣師,師徒如父子。一旦入宮門,九牛拉不出。師父領進門,修藝靠個人。”師傅的演唱本子除了“見人圖”外,還有正式唱本,有說英雄的如《羅通掃北》、《薛仁貴征東》等,有說愛情的如《二度梅》、《梁祝緣》等,現在又多了反映當代的,如反映抗戰(zhàn)、抗洪等英雄事跡。溇澧地區(qū)因屬少數民族聚居之地,漁鼓更具有本地區(qū)的雅俗共存、詼諧多趣等特色,真不愧為文藝園中一朵異花。
七十年代,由于左極路線的影響,漁鼓與其他民間藝術一樣,像冰雪下的鮮花而凋零消逝。幸存的老藝人幾乎不多了。近些年,黨中央號召搶救傳統(tǒng)文化,漁鼓這棵枯樹幸逢甘霖,又發(fā)出了生機勃勃的新枝。不僅涌現了像楊萬初、張明輝等一批優(yōu)秀表演藝人,八十年代楊的漁鼓還唱進了省城。漁鼓需要腳本,因而也出現了像蔡上矢、向海洲等一批漁鼓詞作者高手。他們真切地描寫現代生活,深受民眾喜聞樂見。如溇澧人民,在歡欣鼓舞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喜慶十七大盛會時,漁鼓表演者張輝明精彩地表演了戲曲作家蔡上矢的《農民歌唱十七大》,博得民眾贊賞。
戲曲作家向海洲將黨的好政策,寫入漁鼓詞,更是引人入勝。“春風吹來滿眼春,如今農民含義新。上有‘菩薩’保佑您,時刻都有神護身。心一想來事竟成,半點都不打嗯吞。鋤鋤挖的是黃金,犁犁耕來雪花銀。改革開放吃‘定心’,責任承包高低分。八仙過海顯神通,只看哪個道法精。致富路上人倍忙,大家奔向小康門”。
冷落的漁鼓,如今又在溇澧兩岸唱起,而且發(fā)揮了新的威力。
以上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,出處不詳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。